以尺为桥:碳减排目标设置工具(CRTT)助力石化行业低碳转型
近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石化化工大国,产品产量和营业收入稳步增长,销售额稳居世界第一。然而,伴随着产能快速扩张和需求增速放缓,部分细分产业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行业竞争加剧,盈利能力连续三年下滑[1]。与此同时,石化行业碳排放占全国总量的12%,仅次于钢铁和水泥[2]。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叠加国际可持续航油标准、欧盟化肥关税等监管要求,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石化行业转型既需应对外部压力,更需激活内生动力。值得注意的是,其转型过程投资规模巨大,推动金融和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双向赋能尤为关键。
日前,“转型金融论坛”在2025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期间成功举办,来自金融机构、石化企业及研究机构等百余位代表齐聚宁波,共同探讨石化行业低碳转型过程中的投融资路径与合作机遇。本次论坛由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IFS)主办,必威在线登录 (WRI)和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石化联合会)支持。
论坛上,各方专家针对石油化工行业低碳转型与转型投资、金融支持石化行业低碳转型的实务与案例、石化行业转型中的投融资机遇与挑战,以及碳减排目标设置工具(CRTT)的适用性等议题展开讨论。
WRI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方莉指出,作为石化大国,中国的石化行业转型对全球绿色发展意义重大,需推动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她建议从三个方面发力:构建可信的可持续信息披露框架、建立行业统一的转型目标工具、搭建风险共担机制。
减排转型目标设置工具(CRTT):以统一的标尺丈量企业转型,搭建企业和金融机构沟通的桥梁
论坛重点介绍了CRTT。CRTT由IFS、WRI和石化联合会共同开发。基于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所采用的方法学,兼顾“双碳”目标和《巴黎协定》目标,通过对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量化分析,结合低碳技术、减排成本、监管要求和碳市场等因素,测算不同情境下相关行业和产品的未来碳排放强度变化曲线,并以此作为基准,帮助相关企业和金融机构对有关转型目标和路径进行比较。该工具提供可视和可比的分析结果,为企业制定转型方案和金融机构设计资金支持与激励机制提供科学依据。CRTT目前已覆盖钢铁行业和石化行业,将助力高碳行业绿色转型,加快产业升级,并推动企业与金融行业协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与会代表多次指出,企业和金融机构对于设定和识别转型规划能力不足,需要统一的标准化工具提高转型可信度和项目可投性。CRTT可以弥补这一空白。该工具以统一的标尺丈量企业的转型目标、计划和路径,成为沟通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桥梁。各方希望未来共同探索工具开发完善与落地。
石化企业:政策指引和标准制定十分重要
石化行业面临经济下行与盈利压力、政策快速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转型外部性的变现难题。节能降碳需要与降本增效衔接,变成企业经营的内生需求与竞争力来源。一些行业领先的企业已经深度参与转型金融标准制定、完成转型主体和转型项目入库,并与银行授信要求对接。但整体而言,行业企业对现有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的工具与标准认知不足,存在信息茧房。国家和地区层面的政策指引和标准制定对于引导企业明确转型规划十分重要。
在金融服务的适配性方面,企业代表提出,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贴近中小项目现金流特征的产品组合。
投资机构:资本市场是转型的“启动器”和“放大器”
与会代表指出,自2018年以来,全球与中国的可持续投资市场快速发展:2022年全球规模约30.3万亿美元,占全球投资四分之一。从国内来看,全国泛ESG投资规模从最初的几千亿,迅速发展到今年上半年1.7万亿人民币,占国内非货规模的11.58%。可持续投资已从负面筛选、ESG整合演进至可持续性管理。其中,一级市场通过股权、债券及并购基金引导资本流向高碳行业转型项目,是转型的“启动器”;二级市场通过动态定价和市场反馈优化资源配置,是转型的“放大器”。
在投资机构筛选企业的过程中,治理架构、量化目标与绩效数据是识别真正转型的关键指标。在提高投资机构能力方面,需构建行业子模型、完善目标量化与核验,改进碳披露数据质量,并通过一对一的模式,获取第一手信息以支持投资决策与组合减碳披露。通过科学评估和积极参与,资本可精准支持具潜力企业,推动龙头企业率先减碳,并助力中后期深度转型,实现产业绿色升级。
此外,与会代表呼吁对于权益类资产(如上市公司)更加清晰地界定“转型的资产”,并希望监管方面向资管机构进一步明晰转型类的基金资产以及披露要求。
银行机构:统一标准与有效激励是促进转型的“关键抓手”
与会代表认为,在开展转型金融业务时,高碳行业企业的转型目标和计划及治理架构都至关重要。现阶段,在标准统一方面,金融机构面临技术评估能力不足的挑战,亟需监管部门制定更加完善的标准和目录,以实现对转型项目的贴标;弥合区域间口径差异可降低项目识别成本、放大产品可复制性并提高市场认可度。在政策激励方面,希望通过建立风险共担和贴息等激励机制,覆盖认证成本并鼓励市场参与。
此外,能力建设与国际经验分享同样关键,科学可执行的企业转型战略可获得金融市场的认可,为高碳行业低碳转型提供长期支撑。
转型金融对于推动石化行业绿色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论坛不仅加深了产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理解与合作,也为未来推动高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展现了政策引导、市场机制与企业实践协同推进的广阔前景。
*专家发言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WRI立场。
本文部分内容整理自IFS公众号,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参考文献:
[1]https://www.ccin.com.cn/detail/6950958cd307e6ab1bcd4bd23bbf41de/news
[2]https://www.ccetp.cn/newsinfo/4697843.html?templateId=1133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