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8-10日,第二届非洲气候峰会(ACS2)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聚集了非洲多国领导人、气候政策制定者、可再生能源行业专家、企业与社会组织代表等。期间,必威在线登录 (WRI)和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CREIA)联合举办了“中非合作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和气候适应能力建设”边会,旨在搭建可再生能源的多方协作桥梁,共同探讨中非绿色发展路径。

本次边会是“第二届非洲气候峰会(ACS2)系列活动暨中国企业埃塞、肯尼亚投资考察”的核心环节之一。作为“中非可再生能源可持续投融资伙伴关系”框架下的重要内容,该系列活动由CREIA主办,WRI支持,埃塞俄比亚太阳能开发协会(ESEDA)、肯尼亚可再生能源协会(KEREA)、睿纳新国际咨询(Development Reimagined)协办,并携手 Odyssey Technology等中非利益相关方共建,带领中国企业深度参与ACS2,并赴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开展企业对接交流与市场调研,帮助企业深入了解当地政策环境、融资模式和投资机遇,促进中非绿色合作与互利共赢。

 

Xiaoguang Liu
中国驻埃塞俄比亚使馆公使衔参赞刘晓光致辞 | 图源:CREIA

中国驻埃塞俄比亚使馆公使衔参赞刘晓光为边会致开幕辞。他表示,中国的风电、太阳能、水电等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约60%,在绿色技术、创新和金融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中-埃塞两国在水电、风能、太阳能等领域已开展多个项目,两国合作已取得丰硕成果。同时,中国支持埃塞“绿色遗产”倡议取得更大成效。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提出的中非“绿色发展伙伴行动”倡议中,中方将支持非洲提升气候适应能力,提供新能源技术和产品,实施30个清洁能源和绿色发展项目,设立中非绿色产业链专项基金;将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质量改善、荒漠化治理等领域的能力建设和联合研究,并与非洲合作建设气象预警服务平台。

 

Hong Miao
WRI北京代表处可持续转型中心主任、高级能源专家苗红致辞 | 图源:CREIA

WRI北京代表处可持续转型中心主任、高级能源专家苗红指出,非洲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和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口,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其可再生能源产业虽潜力巨大,但仍面临诸多挑战。WRI携手多家机构共同推动的“中非可再生能源可持续投融资伙伴关系”,旨在借助中国在技术、商业模式与融资机制方面的经验,支持非洲提升能源可及性,助力非洲实现绿色繁荣与气候韧性发展。苗红表示,中非合作能够为双方创造切实的价值,并将有力推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只有携手共进,才能将非洲巨大的可再生能源潜力转化为持久繁荣。

 

Kimathi Ikiao
WRI非洲办公室高级研究员Kimathi Ikiao发言 | 图源:CREIA

WRI非洲办公室高级研究员Kimathi Ikiao表示,WRI正在通过“中非可再生能源可持续投融资伙伴关系”积极推动跨区域协作,以加速非洲清洁能源转型进程。该合作框架围绕着企业对接(B2B)、能力建设、资金支持“三大核心支柱”展开,目前已覆盖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卢旺达等多个东非国家,与包括制造商、解决方案提供商、金融及学术机构在内的21家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在东非地区落地多个实质性项目。此外,WRI还借助“能源可及工具”(Energy Access Explorer)[1]等数据平台协助评估能源需求与项目可行性,并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他指出,只有通过真正意义上的多方协作,才能将非洲巨大的可再生能源潜力转化为广泛且可负担的清洁电力,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Lisha Lu
CREIA国际合作部主任芦丽莎发言 | 图源:CREIA

CREIA国际合作部主任芦丽莎以“中非合作利用太阳能光伏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为题发表演讲。她指出,非洲太阳能光伏资源丰富,发电成本低廉,应用模式多样,因此光伏发电在非洲有着广阔的市场及发展前景。过去30年,中国光伏产业在技术发展及多样化应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非需要通过光伏产业的合作,支持全球可持续发展。她特别强调了中非合作中的“能力建设”,认为可再生能源在非洲的落地生根,必然需要推动政策制定者、研究机构、产业链转移以及技术工人等多方面的能力建设。

 

Yunong Wu
睿纳新国际咨询气候专家吴雨浓发言 | 图源:CREIA

睿纳新国际咨询气候专家吴雨浓指出,目前非洲的气候融资缺口较大,意味着非洲需要使用更广泛使用多元的金融工具。同时,中国是非洲能源转型的重要伙伴,希望更多的中国企业和投资者深度参与非洲能源转型,支持非洲构建本地可再生能源产业链,实现绿色工业化和包容性增长。

 

Fengzhen Lu
卢旺达恒华职业技术学院副总鲁凤珍发言 | 图源:CREIA

卢旺达恒华职业技术学院副总鲁凤珍介绍了学院今年夏天落地的光储充示范项目之一。该项目是WRI与卢旺达基础设施部联合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是通过太阳能光储充技术实现学院的能源自给,为快速发展的电动两轮车换电业务提供清洁能源解决方案,为卢旺达政府提供制定大规模发展电动车应用路线的科学依据,并培养太阳能制造和维护的本地人才。

 

Xia Li
深圳市向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李霞发言 | 图源:CREIA

深圳市向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霞分享了她16年来扎根非洲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创业历程。她表示,只有本地产业链才能在需求国实现更低的成本和更重要的就业,并呼吁建立多元化合作平台,“中国可以带来技术经验,非洲可以带来专业知识和本地劳动力”,双方可携手推进非洲可再生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Signing Ceremony
《中非可再生能源可持续投融资伙伴关系协议》签约现场  | 图源:CREIA

嘉宾演讲环节的最后,在Kimathi Ikiao的主持下,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博洋可再生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少楠与阿利利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李倩在现场签署了《中非可再生能源可持续投融资伙伴关系协议》,这一签约标志着该伙伴关系持续深化,并取得了务实成果。

 

Panel
中非专家开展圆桌讨论 | 图源:CREIA

WRI北京代表处可持续转型中心研究员张成主持了圆桌讨论环节,与埃塞俄比亚太阳能发展协会CEO Yemissirach Sisay、Lydetco Plc业务负责人Dereje Walelign、EPD太阳能主任Sosthene Mubera、晶澳光伏非洲区负责人Hadyr Koumakpai和肯尼亚可再生能源协会首席执行官Cynthia Muhati,就非洲可再生能源发展、跨境合作与融资机制、本地能力建设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张成指出,非洲的深度参与对全球实现“三倍可再生能源、双倍能效”的目标至关重要,此次圆桌讨论旨在汇聚中非声音、分享经验、形成合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在非洲的多元化应用。他呼吁利益相关方在传统的政府合作模式之外,更要注重B2B的务实合作,优先开发能够与经济生产活动相结合的可再生能源项目,重视产业工人和年轻创业者的能力建设、引入多种融资机制,实际培育本地生产。

 

与会专家表示,非洲可再生能源市场潜力巨大,但仍面临电力普及率低、电网薄弱、融资难及标准缺失等挑战。针对上述问题,专家建议:

1.有必要建立多边合作基金,推动碳信用机制与可再生能源项目结合,鼓励中国金融机构设计针对性金融产品;

2.通过扩大项目规模开放市场,降低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融资门槛,吸引更多投资与制造企业进入;

3.加强中非职业培训合作,开展本地化能力培训,支持在非洲设立可再生能源培训中心和技术孵化器;

4.通过B2B机制建立中非企业之间的长期信任,共同开发适合本地且可负担的可再生能源产品和项目;

5.推动产品标准化中非标准互认,协助非洲国家制定清晰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和激励政策;

6.推动微电网模式,解决电网消纳难题。

Group Photo
与会各机构代表与中国驻埃塞俄比亚使馆公使衔参赞刘晓光在边会结束后合影  | 图源:CREIA

 

WRI北京办公室将继续支持海外能源合作,建立伙伴关系生态系统,支持可再生能源为纯电动二轮车和三轮车供电的解决方案推广,促进非洲地区实现能源可及和能源转型,助力非洲实现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https://www.wri.org//www.johnlhitch.com/energy//www.johnlhitch.com/energy-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