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重塑可持续交通年会 | 汇聚全球智慧,筑可持续交通发展蓝图
过去一年,地缘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气候变化影响日益加剧,交通领域正在经历着快速变革。在此形势下,2025重塑可持续交通年会(Transforming Transportation 2025)于近日在美国华盛顿特区世界银行总部圆满落幕。本次大会为期两天,汇聚了来自政府、商界、学术机构和社会团体的近3000名意见领袖,其中包括16个国家交通部门的部长。会议聚焦于“推动交通系统变革,制定有韧性、可持续的解决方案”(Driving Change, Delivering Solutions)这一主题,围绕车辆电动化转型、以人为本公交服务、道路安全等诸多重要议题开展了深入探讨。

在交通领域可持续发展备受全球关注的背景下,论坛现场座无虚席,参与者热情高涨。这充分表明,国际社会已达成广泛共识,推动交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亟需各方的合力。
必威在线登录 (WRI)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阿尼·达斯古普塔(Ani Dasgupta)在论坛上指出,全球可持续交通领域已涌现诸多成功案例,这些多元化解决方案不仅具有推广价值,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他强调,该论坛不仅是各方交流经验的平台,更是促进国际创新和汇聚集体力量的机制,从而推动交通系统的系统性变革。

世界银行高级常务副行长阿克塞尔·冯·托森伯格(Axel van Trotsenburg)在发言中指出,全球仍有超过20亿人未能享受到可靠的公共交通服务[1]。交通领域的进步不仅影响整个经济体的活力,更直接关系到人们能否公平获得公交等关键服务的机会。

全球车辆电动化:
需求井喷,供应能否跟上?
论坛期间,与会各方一致强调,全球交通运输领域正处在快速变革中,而车辆电动化无疑已成为当前备受瞩目的转型方向之一。
内罗毕电动公交公司BasiGo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吉特·巴塔查亚(Jit Bhattacharya)表示,过去30年间,非洲多数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几乎停滞不前,但如今它们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
多位发言嘉宾指出,国际能源市场波动导致柴油补贴难以为继,这反而为电动公交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市场吸引力,特别是在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等国。“现在,电动公交已与传统燃油公交展开公平竞争,市场需求旺盛到供不应求。我们(非洲)需要三年时间才能逐步消化目前积压的订单。”总部位于基加利的电动摩托车公司Ampersand首席执行官乔什·沃尔(Josh Wahl)补充道,目前他们的等候名单上已有7000名客户。
印度尼西亚基础设施与交通统筹部副部长拉赫马特·凯穆丁(Rachmat Kaimuddin)指出:“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说服民众使用(电动车)。一旦他们开始使用电动车,就会发现确实能节省不少开支。” 凯穆丁表示,雅加达市政府已将燃油成本节约纳入电动公交总拥有成本的核算中。截至2024年底,该市所有新采购的公交车均为电动公交车。“在这座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里,如果你不相信电动公交车带来的切实好处,不妨骑着摩托车跟在一辆电动公交车后面感受一下!”

此外,随着各国政府积极促进本土工业发展,加之二手电动车实用性不及传统燃油车,本地化制造策略正成为推动电动化转型的重要路径。与此同时,充电基础设施的扩展不仅满足了日益增长的电动车辆需求,也带动了大量的就业机会。WRI罗斯可持续城市中心全球主任罗吉尔·范登伯格(Rogier van den Berg)指出,与传统道路基础设施投资相比,充电基础设施和公共交通领域每投入1美元,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乘客出行偏好的转变,进一步加速了车辆电动化趋势。智利交通和电信部长胡安·卡洛斯·穆尼奥斯(Juan Carlos Muñoz)表示,圣地亚哥(拥有全球第二大的电动公交车队,仅次于中国)和其他智利城市电动公交推广的经验显示,相比柴油公交,市民更愿意选择搭乘电动公交出行,并倍感自豪。他表示,电动公交可以给乘客带来现代化的出行体验,让他们感觉“国家在为我投资”。巴塔查亚提到,在非洲最大城市之一的内罗毕,乘客更倾向于放弃已排队的柴油公交,重新选择体验更舒适的电动公交。
公共交通与主动交通:
如何构建全民友好的出行生态?
与会专家还指出,女性在公共交通系统中体验不佳,已成为全球许多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Shuttlers是一家总部位于尼日利亚拉各斯的网约车软件公司,该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达米洛拉·奥洛克苏西(Damilola Olokesusi)表示,乘客仍在探讨能否在可承受的价格范围内获得高质量的公交服务。女性乘客期望获得更安全、更可靠、更高效的优质服务,但目前能满足这些需求的选择仍然有限。
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伊内斯·桑切斯·德·马达里亚加(Inés Sánchez de Madariaga)表示,女性和男性的出行需求存在显著差异,但这些差异在很多城市的交通规划中,并未得到充分理解与重视。马达里亚加协助西班牙政府完成了一项开创性研究,研究发现,在30-45岁女性群体中,约40%的出行目的为“关照”活动,如护理、医疗、无薪家务劳动、购物和护送亲人等。而同年龄段的男性,这一比例仅为9%。她强调:“将这些活动明确纳入城市交通分类标准,可以让它们被更多人看见与理解。”女性使用公共交通的频率通常比男性更高。研究表明[2],安全、完善的基础设施对提升女性使用自行车道的意愿具有更为显著的影响。因此,深入理解性别差异,对构建全民友好的公共交通系统至关重要。

塞拉利昂交通与航空部长哈吉·凡代·图拉伊(Alhaji Fanday Turay)介绍了该国培养女性公交司机骨干力量的措施。他表示,女性司机在驾驶过程中更能有效避免交通事故,从而提供更符合女性乘客需求的服务。
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UN-Habitat)执行主任阿纳克劳迪娅·罗斯巴赫(Anacláudia Rossbach)指出:“包容性应是塑造未来交通的基石,而非事后亡羊补牢的工具。”
WRI印度办公室的首席执行官马达夫·派(Madhav Pai)介绍了印度近期推出的“SHIFT交通倡议”。该倡议致力于打造覆盖25个城市的数字平台,通过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实现开放数据共享,支持社区成员、研究人员、政府和私营部门访问数据,共同开发新型出行服务,解决传统交通规划的信息壁垒问题。该平台已提供多元化交通服务数据访问功能,支持各方合作开发新型出行产品,并通过完善的指标体系监测城市交通系统的整体发展进程。
哥伦比亚研究机构Despacio安全与可持续发